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托福考试 > 托福备考
托福备考

自学托福轻松上百-阅读

2017-06-27

来源:新浪博客

小编:环球教育整理 652
摘要:

  学习资料:OG, TPO1-30

  使用方法:

  还是先把OG的这一章看完。见图:


  网上有些帖子说看OG没用,但是仔细想想,毕竟这是官方给出的唯一对考试的说明,里面满满透露了考官们的动机,和出题官虐人的手法。如果用自己独立的思维捋出要点,那定是比网上流言蜚语以讹传讹要好上N倍的。

  直接上TPO,拿3个reading passages出来看看裸泳的自己是什么水平。这里要看出来的是自己存在的能力点上的problem,而不是superficial的:时间不够,错一大堆,看不懂,好烦,想扔掉。你应该挖掘的是自己有没有下面这几种障碍:(1)单词不认识,数量在平均每个passage有30个以上的非专业名词的不认识(2)单词都认识,句子看不懂,每个篇章有5个以上的长句子看不懂的 (3)句子几乎都看懂,但是句间关系理不清楚的,只能靠毛估的 (4)段落间关系只能靠毛估的 (5)词句没问题,但是整个文章看完觉得作者吃饱了撑着写得很凌乱。

 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。

  克服障碍(1)单词不认识,数量在平均每个passage有30个以上的非专业名词的不认识。

  这绝对是一个比较低段位的障碍,但是总归得过呀。首先,怎么统计自己非专业名词不认识的个数?先来看什么是专业名词,举个栗子,就像timberline这种,在TPO1的reading passage 03中出现,意思是“树带界线”,绝对感觉中文都不像是我们能秒懂的词汇,当然,一般这种词汇,文章会给出解释,比如“The transition from forest to treeless tundra on a mountain slope is often a dramatic one. Within a vertical distance of just a few tens of meters, trees disappear as a life-form and are replaced by low shrubs, herbs, and grasses. This rapid zone of transition is called the upper timberline or tree line.” 于是就感觉终于说人话了,“timberline”就是山上从树多地带到短毛草地之间的过渡区域。

  那么非专业名词,就是指除了这些专业名词的词,可以是动词,形容词,抽象名词,具象名词,总之是人话,就拿上面这句举些栗子:disappear,replace,dramatic,transition,shrub等等。如果平均每个passage有30个以上的非专业名词的不认识,那么,抓!紧!背!单!词! 不光是抱着单词书背,还得把passage里面的生词挑出来先背了再去看文章。速度很慢,但是很有效,往往看五个reading passage下来就可以找出一些高频词出现的规律了。当然,听力的词汇pool和阅读的词汇很多是共同的,一石二鸟的感觉很爽吧。另外,提醒一句,别太把词汇书里或者字典里的单词的中文解释太当回事儿,有时候在地道的原版文章中得用法会让我伙呆得很彻底。比如:He harbours a wish to be a world championship.这句话中的harbour如果按照“港口”来理解,那么这句话就废了。但是,智商正常的考生们都能猜出来harbour这里是一个动词的地位吧,通顺点的话至少得有一个“has”的意思吧。对,就是这样的,这种情况下,单词的意思跟着句子赋予它的意思走,如果背单词的时候真的只记得“港口”,那么至少,让自己对它的理解放在“可以翻译成港口,如果有必要,也可以是别的”,至少别把自己的mind限制在唯独那一个中文解释上。这里提请注意,新地在悉尼研究了一些认知理论,说真的,其实背单词一次最好只记住一个意思,尽管很多词在不同语境有多个解释,而且会一起在英汉字典里写在那个词条边上手牵手一排出现,但是人脑真的记不住,overload,反而培养厌恶情绪。所以呀,一次一个,开心就好。

  克服障碍(2)单词都认识,句子看不懂,每个篇章有5个以上的长句子看不懂。

  别纠结为什么我说5个以上,此题的目标是100+,现在留学大军的战斗力各个V5,没有100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。好的,那么问题就来了。具体一点,怎么看不懂了?哪一部分看不懂?什么样的句子经常看不懂?一般来说,短句子都没有问题,像I love you这个级别的,还有,那些只说了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也没有问题,比如,还是举TPO1 passage 03的栗子,这句 It ranges from sea level in the Polar Regions to 4,500 meters in the dry subtropics and 3,500-4,500 meters in the moist tropics. 这句也很容易理解,讲的是“它有海平面那么高,在极地的话;它有4,500米那么高,在干燥的亚热带的话;它有3,500-4,500 米,在湿润的热带的话。” 这句话就讲了一个事情,那就是“在不同地区它的高度各有不同” 这么看来,真正看不懂的是那些逻辑不止一层意思的句子,人们亲(tao)切(yan)地将它们称作“复杂句”,或者“长难句”。这就好办了,你以为我会说再去学语法吗?不是哦,该学的语法知识早在大家初高中都教了,尽管该忘的也忘了,但是这么多年了,是该时候换一种新方式了。新地推荐是:把长句子分尸。这么说太阴森恐怖,我们这么想吧,就像庖丁解牛,分解托福句子。 下面这个逻辑很好理解,既然你能看懂短句子,那么练成把所有长句子都分解成短句子的能力,你就所向无敌啦。怎么分解呢?现场解剖一个: Wind velocity also increases with altitude and may cause serious stress for trees, as is made evident by the deformed shapes at high altitudes.这个句子典型就是highlight会出现的那种长句。我们解剖句子的时候,下刀子的地方怎么判断出来,判断的标准是“一个完整的意思”,也就是说明白了“Somebody does sth”, 下面新地用“/” 这个符号来表示,句子可以被切割为:

首页 上一页 [1] [2] [3]  下一页 末页

有规划 更自信

1V1免费课程规划指导

雅思考试

换一换 换一换

托福考试

换一换 换一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