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tching(从属关系搭配题)
1. 题型要求
Matching(搭配题)是IELTS 最常考的题型之一,每次考试至少有一组,很多时候达到两组甚至更多,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。
搭配题通常有三部分组成:题目要求、选相的集合、题目的集合。要求你根据某种关系将题目与选项配对。这种关系在题目要求中说明。
搭配题通常不具有顺序性,也就是说,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是不一致的。所以做搭配题,通读一遍原文一般是不可避免的。大多数同学会感觉这种题型不太难,但比较烦。如果有足够的时间,肯定都能做出来。
这种题型就是考大家的快速阅读能力,即很快从文章中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。大家在做搭配题的练习时,不仅要保证准确率,还要注意时间。一般每个题目1-2分钟。例如一组6个题目的搭配题,应在8-10分钟做完。
搭配题本身有分为三种类型:从属关系搭配题、因果关系搭配题、作者及其观点搭配题。不同类型的搭配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,所以我分为三种题型分别介绍,希望这样会更清楚。本节主要介绍从属关系搭配题。从属关系搭配题是搭配题中最常靠的类型。选项中的元素和题目中的元素是从属的关系,要求根据原文,将每个题目与相应的选项搭配。请看下面中文阅读例子:
原文:介绍中国四个直辖市的情况。(略)
题目要求:将直辖市的特征与相应的城市搭配。
选项: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天津市 D 重庆市
题目:1 狗不里包子 2 黄浦大桥 3 天安门 4 十八街麻花
答案:1 C 2 B 3 A 4 C
考试中,A类和G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,考两组,共十题左右。有时也考一或三组。
2. 解题步骤
(1)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,搞清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。
虽然都是从属关系,但也有很大的不同。有的是汽车制造公司和它们的设计特点,有的是俱乐部和它们举办的活动等等。所以在做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,搞清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。
(2) 先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,尽可能多记些关键词。
做这种题,通读一遍原文一般是不可避免的,但最好只读一遍原文。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是:在读原文之前,先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,记住尽可能多的题目中关键词。这样,在读文章时,就知道要找什么东东。例如,前面介绍的中文阅读文章,在做题前应看以下1-4题,知道要找:狗不里包子、 黄浦大桥、天安门、十八街麻花。在读文章是,就特别注意这些词。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题型没有顺序性,如果只看第1题:狗不理包子,就阅读原文。狗不理包子的描述在原文任何位置都有可能,很有可能就在文章的结尾处。这样,你读完一遍文章,只做了一个第1题,做第2题时,你还需要从头再阅读原文,这样很浪费时间。
这一步是做这种题型的关键,否则,就会造成反复地读原文,浪费时间。
3. 从头到尾快速阅读原文,遇到所记住的关键词或其对应词,当即解答该题。
从头到尾依顺序快速阅读原文,在阅读原文时,注意寻找所记住的题目中的关键词,如果关键词是专用名词或很生僻的词,一般在原文中出现的就是该词本身,否则会有同义词或同义表述的对应。
选项常常是一些专用名词,包含大写字母。这时,在阅读原文时,应特别注意包含大写字母的地方,注意其前后的词是否与所记住的关键词相同或相对应。
在阅读原文是,要特别注意原文中一些有特别标记的词,如反复出现的词、括好里的词、引号里的词、黑体字、斜体字,这些词常常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其改写。
如果关键词比较抽象,比如是专有名词或者很生僻的词,不好记忆,大家也不要害怕。这可能是件好事,在原文中出现的很可能就是该词本身。所以即使记不住,在阅读原文时,可以采用边读文章边看选项的方法。
因为在读原文之前,已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所以最好只读一遍文章就能做出绝大多数的题目。比如一组6个题目,能找到4-5个。
4. 解答没有匹配上的题目。
由于有的关键词没有记住,或者有的与原文没有对应上。读完一遍文章后,有的题目没有找出来。比如一组6个题目,1-2个没能找到。这已是很不错的表现了。对于这1-2个题目,可以有如下的解决办法:
A) 如果没有印象在文章的某个部位,阅读原文的该部分,确定答案。
B) 如果没有一点感觉,但时间比较充裕,再快速读一遍原文,寻找这几个题的答案。
C) 如果没有一点感觉,而且时间比较紧张,可以放弃。
NOTICE
1. 大多数情况下,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选项。
绝大多数的搭配题,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选项。笔者只遇到过一次,每个题目可以选多个选项。这时,题目要求中有如下的字样:Note, for some questions you will need to write more than one letter.(注意,对一些问题你需要选多个选项)。如果题目没有类似上述要求,应该是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选项。
2. 有些选项可能会用两次以上。
绝大多数的搭配题,有些选项可能用两次以上。如前面举的中文阅读的例子,第1题和第4题的答案都是选项C:天津。在搭配题中,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3. 有的选项可能用不上。
并不是所有的选项都会用上。如前面举的中文阅读的例子,虽然文章中也说了重庆的一些特点,但没有出搭配题,所以选项D没有被用上。在搭配题中,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不要因为这个怀疑自己的答案。
4. 第一题的答案往往在文章的后部,最后一题的答案往往在文章的前部。
从属关系的搭配题是没有顺序性的。而且,出题者为了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给考生造成障碍,往往将一个在文章的后部信息作为搭配题的第一题,在文章的前部的一个内容作为最后一题。这个规律的准确率在80%以上。
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,在找第一题的答案时,重点看文章的后部。在找最后一题的答案时,重点看文章的前部。
5. 注意题目的答案要求
要注意题目要求你在答题纸上写什么。如题目要求为:
Write the letters for the appropriate company in boxes 9-14 on your answer sheet.
SC if it is Scaled Composites
R if it is Renault
GM if it is General Motors
F if it is Fiat
B if it is Boeing
那么,你在答题纸上写的答案只能是SC、R、GM、F、B中的一个。如果写成Scaled Conposites就错了。
十四种题型做题技巧-----Headings
一.Headings(找小标题)
1. 题型要求
文章由若干段话组成,要求给每段话找个小标题。小标题即指该段话的段落大意,中心思想,主旨。
本题型不是让你写出每段话的小标题,这样不好评判对错。而是要求从选项列表(list of headings)中选择。在现在的考试中,选项的数目往往大大多于文章中段落的数目,假如文章有五段话,选项的数目很可能是十个,甚至十二个。也就是说,有很多干扰选项。
题目形式通常是文章中的一段话标出小标题作为例子,要求选余下段落的小标题。给出小标题通常是原文的第一段。
在考试中,该题型A类每次必考一组,共5题左右。有时会考两组,共十题左右。G类不是每次必考,考的时候,一般只考一组,共五题左右。
2. 解题步骤
(1) 先将例子所在的选项从选项列表中划去,同时,不读例子所在的段落。
每个选项最多只能用一次,也就是说,两个段落的小标题不可能是一个选项。这是因为不同段落的主旨肯定是不同的,原文将他们分为不同的段落,就是要分别说不同的内容。如果两段的主旨相同,即表达的中心思想一致,应该将它们合为一段,是没有必要分为两段的。
有时,这类题目的要求中有这样一句话:You may use any heading more than once(你可以使用任何小标题超过一次)。这句话纯属误导,也就是说,即使题目的要求中有这句话或类似的话,任何选项也不可能被使用两次以上。
既然每个选项最多只能用一次,所以例子所在的段落已经使用的选项是不会被其它段落使用的,将其划去,以免被其它的段落误选。而且在选其它段落的答案时,可以不看该选项,节省时间。
例子所在的段落已经给出了小标题,所以不必阅读该段落了,以免浪费时间,直接从下一段读起。
(2) 不要先看选项,而要从文章入手,读一段话,做一道题。
大家先想一下,下面的做题方法好吗?
先看第一个选项,读懂它的意思。然后读原文的各个段落,判断该选项是愿文纳个段落的小标题。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其余的各选项。
这样的做法不好。因为选项的数目远远大于原文段落的数目。所以这样做,不仅花费的时
间很多,而且极易受到干扰选项的误导。很可能第一个选项就是干扰项,你花费了很多时间,将这个选项与原文的各段落相对照,结果发现它是一个干扰项,这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。
正确方法:
先不要看选项,而是要先读文章。读文章的时候,不要一下把文章全读完,而是读一段话,做一道题。假如原文的第一段已作为例子给出,那么,先读第二段,然后到选项列表中找该段话的小标题。然后再读第三段,同样处理,直至完成。这样做,不仅速度快,而且准确率高。
(3)读每段话时,要抓住该段话的主题句和核心词汇。正确答案常常是主题句的改写。
读每段话时,并不是该段落全要仔细阅读。这样,既浪费时间,也不容易抓住重点。应该抓住该段话的的主题句。
先读该段话的第一句,然后,与选项列表中大各选项一一对应,确定正确答案,正确选项一般就该句话的改写。如果答案不能确定,应再读该段话的第二句,然后,与选项列表中的各选项一一对应。如果答案还是不能确定,应再读该段话的最后一句,再与选项列表中大各选项一一对应。如果还是找不到正确答案,则就需要阅读整段话了。
根据统计,段落的主题句在第一句的可能性超过50%,段落的主题句在第二句的可能性超过20%,段落的主题句在最后一句的可能性超过20%。也就是说,按照上述方法做这种题型,读完该段话的第一句,就能在选项列表中找出该段话的Heading, 这种可能性超过50%。整段话都需要阅读的可能性不到10%。
这个做题方法不仅有统计数据的依据,还有理论的基础。英文段落展开的方法比较简单,主要有两种:演绎法(deductive method)及归纳法(inductive method)。演绎法指的是由观点到例子及论据,所以主题句在该段话的第一句,但有时,第一句是个过渡性或描述性的句子,主题句有可能放在放在该段话的第二句,总之,主题句在第一句或第二句,都是deductive method。Inductive method 是指由例子及论据到观点,所以主题句在该段的最后一句,70%左右的段落使用deductive method 写的,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主题句在第一句。20%左右的段落是用inductive method写的。
有的人会问:我怎么知道某段话是用演绎法写的,还是归纳法写的?是的,不读完整段话,是不知道的。但读完整段话,很浪费时间,而且,由于文章句子结构复杂,再加上有一些不熟悉的单词,很可能你也读不太懂。所以,若读完整段话在来选择该段的Heading, 不仅时间不够用,而且往往正确率也不高。
上面介绍的方法,就是按照概率,首先认为段落是用演绎法写的,而且主题句在第一句,按照第一句的意思,在选项列表中确定正确答案。如果选项列表中有一项与这句话的意思相同,即可认为是正确答案。如果不能确定,再依次读该段话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,再与选项列表中的各选项一一对应,确定正确答案。实践证明,这种方法不仅节省时间,而且正确率也很高。
(4) 某段话的答案确定后,将它的选项从选项列表中划去。
前面已经讲过,每个选项最多用一次,也就是说,不可能两个段落的小标题是一个选项。所以,一段话的答案确定后,将它的选项从选项列表中划去,以免被误选为其它段落的小标题。而且在选其它段落的答案时,可以不看选项,节省时间。但某段话的答案不太确定,如第三段可能是C,也可能不是C,这时不能将C从选项列表中划去。
NOTICE
(1) 如果答案不确定,先将可能的选项全部选出。
(2) 干扰选项的特点是:段落中未展开说明的细节。
(3) 如果主题句比较复杂(如复合句),应重点看主句部分。主题句中,常常有如下的句式:
Although/While/Despite/Despite the fact…, …的中文意思是:“虽然…,但是…”。前面是个让步状语从句,后面是主句,要说明的观点在主句中。
(4) 如果主题句中有show和suggest等词,应重点看其后的宾语从句。show和suggest是“表明”、“说明”的意思,其后的宾语从句往往是要说明的观点,是该段的主旨。
(5) 如果主句是not only…but also句型,应重点看but also后面的部分。
not only…but also的意思是“不仅…而且…”,常用来承上启下。not only的后面是“承上”,即上一段主旨,but also 后面的部分是“启下”,即本段的主旨。所以重点看but also后面的部分。
(6) 问句不会是主题句问句通常作为引题,是过度性的句子。
(7) 举例子的句子不会是主题句
(8) 正确答案应是主题句的改写,所以与主题句特别一致的选项应引起怀疑。例:某段话的第一句(主题句)为
Overall, female students outnumbered male students in the survey.
有个选项为:
L. Female Studens
原句的意思是:在调查中,女生的数目超过男生的数目。
上述选项只提到了女生,所以它不对。应用本条规律,你会发现它与主题句中的词female students一模一样,所以也应该怀疑它不是正确选项。
正确选项为:Gender
Gender的意思是“性别”。在主题句中并没有这个词,可见正确答案应是主题句的改写。
(9) 如果需要阅读整个段落,应重点阅读该段落中的重点词句
A. 反复出现的词
B. 括号里的词
C. 引号里的词
D. 黑体字
E. 斜体字
十四种题型做题技巧-----DIAGRAM/FLOWCHART/TABLE COMPLETION(填图填表题)
DIAGRAM/FLOWCHART/TABLE COMPLETION(填图填表题)
1. 题型要求
题目中有一个图表或一个表格,其中有一些信息,留出空格,要求根据文章填空。一般没有选项可供选择。
所填的内容一般分为如下几类:
(1) 时间、事件及人物。图表中是原文中的一些事件及格其发生时间和涉及人物,给出一些已知信息,要求填其余的。有时也可能只考其中的一项或两项。时间往往只涉及到年代,不会涉及到具体的日期。
(2) 数字及排位。这时要分清要求填的是具体的数字还是相应的排位。题目要求中一般用RANK一词表示排位,也可以看题目所给的例子。
(3) 物体的构成及功能。文章的某一段提到了一个物体,讲述了它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。题目是该物体的简图,给出一些部件的名称及功能,要求填其余部件的名称及功能。所填信息常常集中于原文中的一个段落。
(4) 流程图。文章的某一段提到了做一件事情的过程,题目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这个过程,要求填其中几个环节的内容。
(5) 抽象名词:图表中常常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事物,根据图表中的关系填空,通常是分类关系。所填信息常常集中于文章的一个段落。
填空题类别较多,所填内容五花八门,但一般都比较容易。有的定位容易,有的集中于原文中的一个段落。
这种题型,A类和G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,共五题左右。
2. 解题步骤
(1)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。
如果图表中涉及时间或数字,它们肯定是关键关键词,而且肯定是原文对应,即原文中出现的也是这些词本身。
如果图表中没有涉及时间或数字,往往要根据具体的意思,在已知的信息中确定一个关键词。
(2) 到原文中去找关键词的对应词。
(3) 仔细阅读对应词所在的句子,确定正确答案。
(4) 要注意顺序性,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。
NOTICE
1. 注意题目要求中是否有数字限制。
2. 绝大部分的答案是原文原词,而且是原文中连续的几个词。
3. 一般比较简单,注意快速答题。
填图填表题一般比较简单。虽然有的题看起来比较吓人,如出现物体的构成及功能、流程图、抽象名词、图表等,实际上都能很好地对应到原文,而且涉及信息常常集中于原文中的一个段落。
十四种题型做题技巧-----Sentence completion(完成句子)
Sentence completion(完成句子)
1. 题型要求
每个题目都是一个陈述句,但留有一个或两个空格,要求根据原文填空。目前考试中,绝大部分都是一个空格,而且在句子的结尾。例如:
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BEGUN TO DEMAND…………
绝大部分的题目要求中有字数限制,一般有如下几种表达方式:(1) NO MORE THAN TWO/THREE/FOUR WORDS (不超过2/3/4个字);(2)ONE OR TWO WORDS (一个或两个字);(3)USE A MAXIMUM OF TWO WORDS(最多两个字)。有字数限制的,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,必须满足要求。
少部分的题目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,这时,请注意,答案字数也不会很长,一般不会超过四个字。
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短问答类似,但比较问答要准。难度在于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原文中的相应词对应不明显,
考试中,A类一般是每次必考,考一组,共三题左右。G类一般是两次考一次,考一组,共三题左右。
2. 解题步骤
(1)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,最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。
将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原文各段落的小标题或每段话的第一句相对照。有些题目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,这必将大大加快解题速度,并提高准确率。但也并非每个题目都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的。
(2) 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,根据题目中的其它关键词确定正确答案。
确定一个段落后,答案在该段落中的具体位置是未知的。所以,需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该段落,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的对应词。仔细阅读对应词所在句子,确定正确答案。
(3) 要注意顺序性,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。
这种题型是有顺序性的。第二题的答案应在第一题的答案之后。这个规律也有助于同学确定答案的位置。